铸件的凝固是指金属液从液态转换为固态的过程,这个过程称之为凝固,或者也可被称为结晶。凝固对于铸件来说十分重要,凝固过程中,一般存在着固相区、凝固区和液相区,凝固区的大小对铸件质量影响较大,按照凝固区的宽窄,铸件的凝固方式有所不同,下面尼森小编就来说说铸件凝固方式及影响凝固方式的因素。
一、铸件的凝固方式
铸件凝固方式取决于凝固区域的宽度,凝固区域宽度决定于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和铸件断面的温度梯度。所以凝固方式有以下三种:
1、逐层凝固
在凝固过程中,铸件断面上的凝固区域很窄或等于零。随着温度的下降,凝固依次由外向内推进,固体层不断加厚,逐渐到达铸件中心完成凝固。属于逐层凝固的合金补缩性较好,不易产生热裂,易获得组织致密的铸件。属于逐层凝固的合金有灰铸铁、低碳钢、工业用铜、工业用铝、铝硅合金、铝铁青铜和某些结晶温度范围小的黄铜等。
2、体积凝固
铸件断面上的凝固区域很宽,在铸件凝固的某一段时间内,凝固区域在某时刻贯穿整个铸件断面。属于体积凝固的合金有球墨铸铁,高碳钢、锡青铜、铝铜合金、铝镁合金、镁合金、铅青铜和某些黄铜等。通常认为体积凝固的合金补缩性较差,易产生热裂,难以获得组织致密的铸件。
3、中间凝固
如果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较窄,或铸件截面温差较大,铸件截面上凝固区域宽度介于逐层凝固和体积凝固之间时,则属于中间凝固方式。属于中间凝固的合金有碳钢、高锰钢、白口铁、呈中间凝固方式的铸件其补缩性,热裂倾向和流动性都介于以上两种凝固方式之间。
二、凝固方式的条件
1、逐层凝固:纯金属和共晶合金;结晶温度范围很小;断面温度梯度很大。
2、体积凝固:结晶温度范围很宽;断面温度梯度很小。
3、中间凝固:结晶温度范围较窄;断面温度梯度较大。
三、影响凝固方式的因素
1、结晶温度范围
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是影响凝固方式的因素。温度梯度相同时,凝固区域宽度取决于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。结晶温度范围越大,凝固区域宽度越大,趋近于体积凝固方式。
2、温度梯度
当合金成分即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确定后,凝固区域宽度取决于温度梯度。温度梯度很大时,可使宽结晶温度的合金成为中间凝固方式甚至于逐层凝固方式。
总之,根据凝固区的宽度,铸件的凝固方式分为逐层凝固、中间凝固和体积凝固三种,不同类型的铸件都有属于其本身的凝固方式。而想要提高铸件凝固后的质量,可在金属液浇注时使用铸造过滤网,这样可以保证铸件凝固后没有缺陷,降低废品率。如果大家对此还有疑问或有购买铸造过滤网的意向,欢迎联系尼森详询~